2015-11-16 00:00:00
这两个月,微信营销像疯了一样在蔓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新玩意,渐渐的,有了一些看法,今天不妨分享一下。
我先是关注了“王力宏”,我跟他说一句话,他很快回过来一长段语音,然后再说,就不搭理我了。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一定是机器做的,出于好奇,我时不时跟他说说话,不大有回复,有回复也是那种跟谁说都可以的打哈哈的话。有一天突然接受到王力宏发来的微信,里面说了他在嘉兴演唱会的情况,我想这也是录好通过微信平台统一发送的吧。
然后我因为一个麦当劳的Campaign,关注了“麦食大盗”,然后每天他都给我推送一个多媒体信息,有的是图文,有的是链接,打开之后是短片或者录音,大体都是说这个叫“麦食大盗”的Campaign的一些情况。每一次,我都觉得他有点自娱自乐。
去灵隐寺星巴克点大磁大杯的时候,通过一个二维码加了“星巴克中国”,结果连续三天给我推送星巴克的促销信息和新品预告。
好奇的我加了很多这样的号码,大都是一样的结果。
我问自己,这东西火么?答案好像是肯定的。
我问自己第二个问题:这种玩法火的范围在哪里?
问了周围的很多人,反馈大都是一样的,用微信加了品牌为好友,得到的大都是“推送信息”,同时,“被骚扰”和“没什么用”被提到的次数猛增。我问他们会不会点里面的链接时候,回复是好奇会点,但发现是广告之后就不点了。
我又在网上各种营销界的论坛之类的地方看,得到的信息却不一样。品牌商和营销组织普遍认为,微信营销很有效,能够让用户主动关注,并且能够“很精准”地推送信息,信息到达率100%,很少有CPM成本这么低的渠道了。
我坚信一点,一种成功的营销方式,一定要让品牌商和消费者都开心,都乐于从中获利。而目前的微信营销方式,似乎达不到这个标准。
我又问自己,品牌商为什么会很喜欢这种方式?
之后我收集了目前受追捧的几种方式,并且写出了我认为的实质。
通过这个整理,我发现,品牌商追捧的这些形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别适合“推送信息”。
相比微博,相比品牌主页,微信太好了:
1、品牌商的信息一对一发送,给人“专享”的感觉。比大众媒体的感受要好。
2、信息足够精准。100%的到达率,而且每个人都是主动看的(包括漂流瓶也是自己捞上来的)。
3、用户看到信息的界面纯净度够高。品牌商早就受够了自己在微博上发的信息,实际上是跟黄色笑话放在一条时间线上展示的做法了。微信多好,一个界面,只有你的信息和用户的手指头。
4、还可以不花钱,哪里去找比这个CPM成本更低的渠道啊?
5、多媒体让营销看起来很洋气。
6、结合地理位置,很多花样可以玩。
7、品牌商要做的事情很明确也很简单,让用户感兴趣加好友,然后整理内容定期推就好了。
我一直劝自己冷静,想想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原因,让品牌商们如此青睐微信。
品牌商早期通过大众媒体来做营销,后来发现这样成本太高而且不好监测,所以当SNS和微博出现的时候,品牌商们趋之若鹜,纷纷开设微博账号,设立品牌主页,希望在那里能够和用户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的最终目的,很遗憾,还是推送信息,让自己的信息不断被用户在时间线上看到。后来大家发现,好几年了,品牌商还是没有找到在微博上靠谱的玩法。原因呢?他们习惯了站在高处,对着下面的粉丝说话。相反,他们没法习惯在微博上谦卑地进行所谓“互动”。
于是,微信出现,太好了,既能“精准”,又能“互动”。
不过,“精准”说的是推送的目标有列表,“互动”说的是“能说上话”,是单向的。
有错么?有,消费者理解的精准和互动好像是不是这个意思。
消费者认为“精准”是“我需要的时候你给我”,而不是“我喜欢过你你就给我”;
消费者认为“互动”是“我有需求你给我反馈”,而不是“搭讪”。
话说回来,微信是个什么东西,是一个用户之间交流互动的多媒体平台,社交属性很强。社交属性越强,用户就更希望平等,这种平等不再是你高高在上跟我喊话,也不是你发传单我扔掉,而是我们之间能够有沟通。这也是微信产品的初衷,张小龙说,永远不会让广告主推送信息,但实际他们就是这么用的,只不过先骗了好友而已。
上面,就是我看来看去,觉得现在微信营销走偏了的原因。
品牌商坚定不移的要求推送信息,而用户并不希望收到这些垃圾。
现实的表现也是这样,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取消对那些品牌微信号的关注。
我继续问自己,微信营销应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我没想透,我是从这几个角度去考虑的?
首先,什么样的品牌适合做微信营销。
我认为,可能是两种品牌可以做,一个是很大众化市场的品牌,另一个就是很利基市场的小众品牌,走两个极端。大众化品牌应该把微信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而不是广告推送平台,真的,你都已经地球人都知道了,人家喜欢你,加你为好友,把你当朋友,你还每天发小广告,谁受得了。比如KFC如果做一个微信,我说我想吃汉堡了,他再告诉我哪里最近,然后给我一张折扣券,或者订餐电话之类的,就会很好。千万别一到吃饭的点,就推送一条“要吃汉堡么?”另一种,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厅,通过微信告诉有限的客户怎么走,以及最近发生的故事,会是一个情感沟通的好方式。
第二,如何得到用户的需求。
我们说用户不希望被推送,那怎么知道他想吃汉堡呢?想到Siri了么?苹果做了多NB的一个东西啊,告诉Siri就好了。当然中文的Siri弱爆了,而且跟微信也不搭边,那么,微信做一个中枢,然后去挖掘需求,再由品牌商提供内容,这样子的“开放平台”会不会跟有价值呢?
第三,必须结合地理位置。
为什么微信成为继QQ之后最NB的互联网产品?因为设备动起来了。所以,地理信息一定要用起来,哪怕是给附近的人推送,都比只给粉丝推送要来的有价值。那些有大量分店的品牌,很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做。
O2O概念特别热,而所谓O2O实质就是带客到店。结合手机,到店就变得非常好办,所以,别推送了,看看怎么摇出来周围的人,然后拉他们来吧。
第四,在互动上多下功夫。
大量品牌的微信通过机器人完成,谁想跟一个机器人沟通呢?我跟王力宏发生的互动,跟打95588听到的“xxx请按2”没任何区别。所以,如果品牌要做微信营销,一定要解决怎么做互动的问题。如果我问星巴克的微信,哪里有最近的星巴克,他都没法回答我的话,“人情味”就太弱了,还不如微博呢。
我曾经把“人情味”拆开成“人气”“情感”“味道”,这里也是一样,能聚来人,但没有情感,没有味道,这种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方式,放在“一个相对私密的一对一的”沟通环境中,对品牌情感的伤害会比想象的大。
花二万块钱做网站贵还是不贵,这个不好说。因为这要看你想做个什么样的网站。不同的网站制作周期和成本都不一样,有的网站制作成本都会超过20000元。我们可以根据用途,把网站大致分成三类:
一、业务展示型网站(用于业务展示)
如果公司主要是在线下开展业务,对网站没什么要求,只要有就行了,做网站只是用于简单的业务展示。(在现在的客户眼里,公司似乎一定要有自己的网站才称得上是公司,否则很可能就是没什么实力的皮包公司,这就像租办公室,需要有一个灭火器、烟雾报警器来应付消防检查一样。)这种情况下,找一家性价比高的建站公司,挑选一套好看的网站模板,替换模板中的文字、图片和色调,再安装到一台稳定性比较好的服务器上,绑定访问网站的域名,网站就上线了。因为工作量不大,简单快捷,价格也便宜,全包价格在8000元左右,第二年续费价格在1000元以内(网站维护+服务器续费)。
二、企业形象型网站(用于企业形象展示)
企业形象型网站会侧重于设计,突出品牌形象,如果只是在模板的基础上改图片、改色调,整站框架不动,价格也不贵,全包价格在20000元左右。如果是整站定制设计,基本上是从0开发网站,工作量就大了,具体的价格要看你对设计的要求,还要看公司的业务多不多。设计要求高的,就需要安排高级一点的UI设计师。公司业务多的,需要做的页面也多。这种定制站做下来,全包价格20000-30000元,第二年续费价格在2000-5000元(网站维护+服务器续费)。
三、营销推广型网站(用于网络推广,SEO或竞价)
如果公司做网站的目的是想在网络上推广来单,那你需要的就是一个营销推广网站。这种网站除了设计,会更侧重于策划。策划主要指营销文案策划。用户关心的是什么?产品的卖点是什么?用户的信任度如何建立……都需要一一解决并合理体现在网站中。专业的网站策划人员会全方位地了解并分析公司的业务实际情况、客户的购买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最终策划出一套既符合公司品牌定位,又富有销售力的建站方案。策划+设计+制作+服务器+域名,价格在30000-50000元,第二年续费价格在2000元左右(网站维护+服务器续费)。
总结:如果你是想做一个业务展示型网站,一万块钱的费用就很贵;如果你想做一个企业形象型网站,一万块钱的费用不贵也不便宜;如果你想做一个营销推广型网站,一万块钱的费用就相当便宜了。具体看你的网站用途吧!
• 免费热线:400-166-3538
• 咨询电话:19301461038
• 咨询QQ :63778992
• 微信咨询 : 扫描二维码
公司名称:上海缘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彭浦支行
银行账号:1001 2508 0930 0206 455
总部:上海市奉贤区金海公路6055号29号3楼
分部: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4718弄10号楼2楼
商务官网:www.shyuanzhe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