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缘震官方网站
缘震优势

从三个案例 看“互联网+”形势下的企业转型

2015-12-01 00:00:00

 曾有人问我什么是传统企业,我解释为用传统的方式及相对落后的设备生产制造产品的企业。这样说可能还有人不懂,我经常举的例子是某厂家将国外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生生改造成半自动,这样才适应其生产制造节奏。当然,这个节奏来自于营销,营销则来自于市场,也就意味着市场决定了国内广大企业当前仍旧处于工业2.0的生产时代,并且还能继续生存,只是有些步履维艰。


对比以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工业4.0,国内的生产制造业相差的不只是数字所表达的级别,而是中国当前还没有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环境。而传统企业,80%以上都是生产制造业,因此传统企业乃至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刻不容缓的。从这个角度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更多互联网相关创业项目的产生,更是为了倒逼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每当提到这个话题,就会感觉比较沉重。其实传统行业的转型不应该是沉重的,广大传统企业的经营者不要一心想着如何改变生产,从工业2.0到工业4.0的跨度太大,生搬硬套也是办不了事的。


所以,大家应该多从互联网企业身上取经,或者从自身产品角度上做变通,换个思维考虑升级转型或许会茅塞顿开。这里,给大家分享当前“互联网+”形势下的几个传统企业转型的案例,里面也有伟哥对这些转型案例的看法,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一: 哇哈哈 食品饮料行业也玩工业4.0


作为以生产食品饮料的为主的哇哈哈,估计大家不会想到其“互联网+”的表现方式,竟然也是工业4.0的内容。与海尔及富士康类似,娃哈哈的生产车间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应用了工业机器人,并且所有机器人都是自主研发。哇哈哈先后研发了码垛机器人、放吸管机器人、铅酸电池装配机器人、炸药包装机器人等。同时,开发了低惯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永磁伺服直线电机、高效力矩电机、高效异步电机,并准备收购1-2家欧洲、日本的有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生产厂家,在原有机械厂的基础上发展装备制造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在将来也能实现海尔互联工厂的那样的定制生产模式。经销商下完订单后,可以随时跟踪订单的动向,而机器人在生产上的应用,会让从营销到生产的过程更为便捷与流畅。娃哈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将生产计划、物资供应、销售发货,包括对经销商、批发商的管理、设备远程监控、财务结算、车间管理、科研开发,全部嵌入信息化系统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伟哥短评:哇哈哈从饮食行业率先冲进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属于横向上的一体化战略。哇哈哈将来不只是饮食加工生产企业,还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生产企业,会向同行业乃至其他企业输出机器人等生产设备,这一步转型可谓足够大,这种过渡也是比较自然的,毕竟智能设备是生产型企业的刚需,节约成本之类的事都能体现在生产设备上。借助创新研发转型为生产设备商,这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


案例二:蒙牛 将“跨界”玩成转型路径


与哇哈哈相比,蒙牛在融合“互联网+”转型升级方卖弄,走的跨界的战略级路线。在产品质量及技术方面直接引进国际合作伙伴,整合了全球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始终保持着与国际接轨,即能保证产品品质,产品的升级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蒙牛在跨界营销以及产品形式上做了大量尝试。2014年,蒙牛与百度合作推出二维码可视化追溯牛奶“精选牧场”,将牧场放到了“云端”。同年11月,蒙牛跨界与滴滴战略合作,尝试了从战略到渠道方面的资源最大化的无缝对接 。今年5月6日,蒙牛与自行车品牌捷安特签订了品牌、渠道、资源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应用智能塑形牛奶M-PLUS的适配硬件产品智能体质仪让用户获悉身体状况,通过云端推送量身定制的私教计划和蛋白质补给提醒到APP。除此,蒙牛的最新产品是与明星合作的定制性产品,极致单品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在了其产品上。近期,蒙牛还与NBA、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签订了战略合作,成为蒙牛在跨界战略方面的重点布局。


伟哥短评:不断的跨界合作与尝试,使得蒙牛越来越具备互联网思维。而战略合作会深入到品牌、渠道、资源甚至供应等方面。传统企业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会有很多不适用互联网模式的操作模式被过滤掉,最后双方磨合出的能够保证合作的模式,对传统企业而言就是最好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将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终模式。


案例三:加多宝 以“罐子”串联出“金彩生活圈”生态


同样是做快消品,相信加多宝的想法是疯狂的,做法也是疯狂的,都是接受其战略思想的商家客户也是疯狂的。但是,这种疯狂如果能做的好,足以成就一个企业转型与升级。2015年4月30日,加多宝上线了“金罐加多宝2015淘金行动”,京东商城、滴滴打车等成为首批合作伙伴。10天之后的B轮微信发布会,百度外卖、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都成为加盟加多宝“金彩生活圈”的第二批战略合作品牌。加多宝正式对外公布了“全球招商”计划,宣布开放加多宝数十亿金罐的用户流量资源,面向所有品牌寻求合作。


简单的说,加多宝的生活圈逻辑就是“因罐子而生”,消费者因口渴买加多宝,通过扫一扫进入互联网生活圈,然后链接其他朋友,或完成其更便利的生活,从而改变消费者消费快消品时的孤立状态,而让每个罐子成了生活圈中的便利入口。这个量是巨大的,加多宝所公布的数据,“淘金行动”上线十天,微信活动平台总计派出超过300万个金包。根据加多宝官方的解释,金罐加多宝将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计划每月围绕一个主题为消费者提供心动福利,这样,在未来即可以为用户串联起数以万计的生活方式。


伟哥短评:加多宝的“金彩生活圈”战略是传统企业的一个逆袭,在这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传统企业的传统产品也可以做出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让传统企业知道了不只是互联网产品才能连接用户与互联网,传统的产品同样也可以做到。这个案例也为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模式,通过二维码就可以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产品串联起来,同时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与流量,恰是这些流量就能构成平台与生态。创造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生态,当是广大传统企业在转型道路上的首选。


以上所选三个案例都属于快消品行业,这几个案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之前,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探索互联网化的方式,无论是改变生产方式,还是通过战略扩展生态圈,又或者是自搭平台,在传统行业转型的道路上已经率先迈开了步子。


做网站一定要有好的售后

做网站一定要有好的售后,这一观点非常正确!在互联网技术快速迭代、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优质的售后服务不仅是保障网站稳定运行的 “安全网”,更是建立用户信任、提升品牌口碑的关键环节。以下从重要性、核心服务内容、实现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你理解为何售后是网站建设的 “必修课”:

一、为什么说网站售后至关重要?

1. 技术故障的 “救火员” 角色

  • 紧急响应需求:网站可能面临服务器崩溃、代码漏洞、黑客攻击等突发问题(如电商大促期间服务器过载导致页面崩溃),此时售后团队需在30 分钟内响应、2 小时内修复,避免业务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电商网站每小时宕机损失可达数十万美元)。

  • 日常维护必要性:定期巡检服务器状态、更新 SSL 证书、修复系统漏洞(如 WordPress 插件兼容性问题),可预防 80% 以上的常规故障,降低长期运维成本。

2. 用户体验的 “护航者”

  • 功能迭代支持:用户需求可能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如新增在线客服模块、会员积分系统),售后团队需提供快速定制开发服务,避免因功能滞后导致用户流失。

  • 操作培训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后台使用培训(如 CMS 系统内容更新、数据分析报表解读),可提升客户自主管理能力,减少重复咨询成本。

3. 品牌信任的 “粘合剂”

  • 售后口碑影响决策:调研显示,75% 的客户会因优质售后而持续合作,反之,一次糟糕的售后体验可能导致 26 个潜在客户流失(White House Office 数据)。

  • 长期合作的基础:通过售后建立的信任,可延伸至二次开发、功能升级等长期合作(如企业官网升级为电商平台、增加 API 对接功能),形成业务增长闭环。

二、优质网站售后的核心服务内容

服务类型具体内容执行标准
技术支持服务器监控与维护、代码漏洞修复、数据备份恢复7×24 小时在线响应,故障处理时效≤4 小时
功能迭代需求分析、模块开发、系统升级需求确认后 5 个工作日内提供开发方案
培训服务后台操作培训、数据分析指导、安全规范讲解提供视频教程 + 现场培训,考核通过率≥90%
安全保障防火墙部署、SSL 证书更新、防攻击策略优化每月进行一次渗透测试,漏洞修复率 100%
数据服务流量分析、用户行为跟踪、业务报表生成每周提供数据简报,季度深度分析报告
客户成功管理定期回访、需求收集、满意度调查季度回访覆盖率 100%,满意度≥95 分

三、如何构建高效的网站售后体系?

1. 建立多层级响应机制

  • 基础服务层:通过智能客服机器人解决 80% 常规问题(如密码找回、后台操作指引),降低人力成本。

  • 技术专家层:组建由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产品经理构成的专属服务群,处理复杂需求(如系统重构、高并发架构优化)。

  • 管理层对接:为重要客户配备客户成功经理,定期同步项目进展,协调资源优先级(如 VIP 客户需求 24 小时内启动开发)。

2. 透明化服务流程与定价

  • 服务协议标准化: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服务范围、响应时效、收费标准(如基础维护费每月 500 元,功能开发按人天计费),避免模糊条款引发纠纷。

  • 进度可视化工具:使用 Jira、Trello 等项目管理工具向客户开放权限,实时查看故障处理进度、需求开发排期,增强信任感。

3. 数据驱动的服务优化

  • 售后问题分类统计:每月分析高频问题(如某行业客户普遍需要 API 对接功能),推动前端开发团队优化产品架构,减少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 客户满意度模型:通过 NPS(净推荐值)调查,识别服务薄弱环节(如培训不足、沟通效率低),针对性改进(如增加实操演练环节、指定固定对接人)。

四、不同场景下的售后策略差异

1. 企业官网类项目

  • 重点:保障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年度维护套餐(含域名续费、服务器托管、安全巡检),费用占项目总金额的 10%-15%。

  • 案例:某制造企业官网遭遇 CC 攻击,售后团队 30 分钟内启用 CDN 加速 + WAF 防护,避免官网瘫痪影响客户合作咨询。

2. 电商平台类项目

  • 重点:支持大促期间的高并发需求,提供弹性扩容服务(如临时增加服务器节点、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并配备应急响应小组。

  • 案例:某电商平台双 11 期间订单系统崩溃,售后团队通过缓存优化 + 读写分离架构,2 小时内恢复系统,挽回预估 500 万元损失。

3. 定制化系统类项目

  • 重点:长期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版本迭代服务(如每年 2 次大版本升级),并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如定期举办技术沙龙,同步行业前沿趋势)。

  • 案例:某 SaaS 企业与开发团队合作 3 年,通过持续功能迭代,产品市场占有率从 15% 提升至 35%。

总结:售后是网站价值的 “延长线”

优质的售后不是成本项,而是利润增长点竞争壁垒。对于开发方而言,完善的售后体系可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降低获客成本;对于客户而言,可靠的售后意味着更低的技术风险、更高的业务灵活性。因此,在规划网站项目时,务必将售后预算(建议占总投入的 15%-20%)、服务条款纳入前期考量,选择具备技术硬实力 + 服务温度的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上海缘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5001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