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缘震官方网站
缘震优势

建网站价格为啥差异那么大?

2017-01-03 13:41:40

【上海企业视窗】上海网站建设先说一下网站的几个固定费用

1. 域名,.com的域名均价在100元左右每年,其他后缀的域名,高的可能到上千,低的几十块钱。 一般都使用.com域名。提醒注意,不要去买中文域名,中文域名推到现在,还是没有多少人使用。有可以注册.com的域名,还是优先使用.com域名。

注意:域名在哪买都一样,没有什么质量好坏之分,但要注意,域名管理权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域名所有者名字必须是自己的名字或者企业的名字(不能简写),否则日后会对域名的所属权产生问题。

2. 服务器空间。这个水很深。

1)低端的虚拟空间100M大小一般100元每年,差的好的虚拟空间之间的差价在50元左右。适合小企业单位使用。

2)VPS/云主机,一般是4000-7000左右。速度和稳定性都比虚拟空间高上不少。

3)高端服务器,价格从15,000-200,000每年不等,主要是包含服务器的价格和带宽的价格。一般的服务器价格在1万左右,高端的服务器几十万也有。1U峰值10M带宽(共享)一般是7000每年,独立带宽10M(独享)是2万5每年,30M独立带宽一般是3万每年。  注意,因为带宽对小型访问量的网站没什么大的区别,所以很容易被忽悠,建议使用有诚信的企业单位来帮你购买带宽和服务器。

3. 年运营费

包括更新内容、监测网站、日常防攻击防黑。价格视具体内容不同而不同

 

下面来讲一下高端网站和低端网站的主要区别,提醒大家在挑选设计师时对照一下

1. 是否使用现成模版来套用的(如果用模版,优点是几天就可以做好网站,成本比较低,但是模版网站有很大缺点,一个是容易和别的网站“撞衫”,二是自由度不是很好,可能不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三是对搜索引擎可能不友好,自然排名上不去)

2. 是否具有SEO优化功能(可填写每个页面的标题、关键字、描述)

3. 是否能生成sitemap.xml

4. 网站空间是否稳定,速度是否快,能同时支持多少人在线而不影响速度。(不稳定的空间对网站的排名伤害是非常大的)

5. 是否符合W3C标准(这个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让专业的人来看)

6. 网站需求不一样。名片型网站和展示营销型网站,肯定是价格不一样。大家也必须注意,价格是和网站的需求息息相关的。想用很低的价格去做一个很多功能的、完美的网站,基本是不可能的。

7. 网站的菜单、分类是否可以在后台自己添加修改。(有些网站设计公司把这些都做死掉,对他们来说可以免除很多的工作)

8. 网站设计的水准。这个很难用标准去衡量,但是可以以大多数人的审美观来作评判。并且可以从很多细节上看出这个网站是否经过设计。

9. 售后服务。网站做完之后,不能把他仍在一边不管。一个好的网站建设公司所展示的实力,往往是在网站做完之后的售后服务质量中体现的。

10.  是否是正规公司。正规公司和小作坊的价格,也是有差距的。公司有一定运营成本,小作坊就没这个成本。所以他们的报价会很便宜。如果找个人的话,更便宜。找非正规公司的优势就在于便宜,但有可能后期找不到人,或者经常拖延上线时间。而找正规公司,可能成本有一定提高,但可以有合同来约束彼此。

11. 是否是“老公司”。 一般性新成立的公司,也是有风险的。新成立的公司就是“小作坊”的进阶版,也有可能1年以后就关门大吉了。而老公司都是经历过市场的筛选,已经存活下来,手头有固定的客户,所以一般不会倒闭。这样对客户也可以放心一点。


一码通天下有多难?

多码互认成难题
 
除了推广方面的障碍。健康码互认的难点还在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的不同。
 
早在 3 月 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曾就「健康码」不通用一事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进行了回应。
 
杨文庄表示,首先,目前不同省份的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其次,各地「健康码」生成的标准不一,有的对接国家平台的查询接口,有的依据当事人的出行轨迹,有的依据体温自报。
 
健康码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如何确认返工人员当下的健康状况、以及避免返工途中的染病风险,是互认健康码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纵观全国各省推出的健康码,大多存在名称不一易混淆、各地对健康码生成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这些都为推动互认埋下了难题。
 
健康码已出现省级和市级的版本,名称各不相同。例如,在广东省就有三种健康码,广东省的「粤康码」和广州市的「穗康码」以及深圳「深 i 您」。在江苏省就有多个健康码,比如江苏「苏康码」、南京「宁归来」、苏州「苏城码」、无锡「锡康码」等。
 
各地对健康码生成标准不一。以杭州为例,在系统分析完个人信息后,会得到一种颜色码。其中,绿码可以在市内通行,红码和黄码分别要实施 14 天和 7 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此期间连续申报健康打卡正常后,才能转为绿码。以陕西为例,近 14 天内和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要判红码。
 
由于各省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同,各省份通常需要因地制宜,从而导致各地健康码的生成标准不一致。此前就有网友反映,自己所在的无锡市存在不推广、不推荐三省一市互认的「苏康码」的情况,各码在省内互通互认依然很艰难。
 
虽然健康码仍存在因地制宜地的情况,但国家依旧在政策层面对健康码打开了「绿色」通道,为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创造空间。
 
3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这一政策对于复工复产人员利好,尤其对于在鄂处于低风险区域的省外务工人员。
 
与此同时,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提供了三种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路径。
 
第一种,在不改变地方现有的健康通行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支持互认。第二种,在各地健康通行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的健康通行码互认。第三种,对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的互通互认。
 
这三种方式已经在推进当中。据悉,多地「健康码」已经签署互认协议,比如浙江与河南、海南,重庆与贵州、四川,四川与广东、浙江、云南等 10 省市。同时京津冀早已 3 月初已提出互通互认机制。前几日,杭州、深圳也纷纷与湖北互认。
 
目前互认的省份大多为互邻省份,地区之间衔接紧密,推动互认也有利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互认省份大多属于同一技术开发方,比如浙江、海南和河南健康码的技术提供方为阿里。
 
由于各省份健康码之间的差异较大,地方政府一般会要求务工人员在返工前先自己和输入地居委会和相关部门联系,才能确认是否可以健康码互认。
 
 
一码通还要多久?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由阿里和腾讯提供技术支持的健康码从杭州和深圳脱颖而出,再到慢慢跑遍全国,覆盖人数之多。健康码推广将近两个月,重新复盘健康码的推广节奏以及落地成效,仍有存在一些问题。
 
在微博「健康码」话题之下,有不少人反映健康码存在变色问题。据报道称,杭州一位徐女士发现自己的防疫健康码无故变红,导致自己被隔离,影响自家店铺开张,同时承担房租损失。
 
后来徐女士查明原因后发现,由于她的漫游信息显示,她在湖南吉首老家期间,也曾到访过湖北恩施。吉首与恩施相邻,她接收到了恩施的信号,才导致了这样的判定结果。
 
健康码之所以会变色,主要是各地对红黄绿码的判定标准不同。
 
就杭州而言,判定标准主要与三个维度有关:一是空间维度,某人所在地区的疫情风险程度;二是时间维度,某人去过疫区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维度,某人密切接触人员的状态等。这些指标量化打分,最终形成三色码。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绿地下面的小区物业,不管是什么码都不行,要办绿地的码才行,真是搞人,就不让进保安还超级咆哮,说不管你是什么码都不行,且说一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们真是搞笑,还真会利用法律法规,把老百姓的方便全然不顾!!


版权所有:上海缘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5001555号